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獨一的完全人》第二章(下)




歷史洪流:康士坦丁和尼西亞會議

三位一體論是如何出現的呢?早期的基督教教會並非普遍接納三位一體論。直至公元38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召開了君士坦丁堡會議,確定「聖靈」與父、子是同一個「實體」。在此之前,根本沒有「同一實體」組成的三位一體。至於耶穌的神性,則是在公元325年的尼西亞會議上正式宣告耶穌是神。大約二世紀後期,那時西方外邦教會領導大膽談論耶穌的神性,卻沒有聖經根據。結果在講希臘語的外邦教會中,神化耶穌的呼聲越來越大,耶穌也被抬得越來越高,走上神壇。

關於尼西亞會議,是於公元325年由康士坦丁大帝召開。康士坦丁留意到教會領導之間的激烈爭鬥,擔心威脅到自己帝國的統一,便立刻將基督教主教召集至他在尼西亞的府邸,親自主持了這次基督教會議。康士坦丁當時不是基督徒(他在十二年後,臨終前才受洗),對教義一竅不通,必須依賴一、兩位基督教顧問。他是精明的政客,深知支持並確立與會教主的主流觀點,是政治上的權宜之計。他發現盡管大多數主教承認子從屬父,但主張神化基督的勢力稍微佔了上風。這樣看來,支持那些神化耶穌的主教是明智的政治決定。由此可知,三位一體論根本不是聖經教義。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尼西亞會議時,大多數教會領導還不接受耶穌與父神同等,依然相信耶穌從屬於父神,神學上稱這個教義為「從屬論」(subordinationism)。其實從屬論在尼西亞會議前是「正統」立場,但尼西亞會議後卻成了「異端」。如果「從屬論」直到公元325年還是基督教的正統信仰,那麼尼西亞信經(公元325年尼西亞會議制定的信經或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會議出台的尼西亞信經修訂版)怎能宣告耶穌與神同等呢?這個答案至關重要,因為三位一體的核心概念就是耶穌是神。所以答案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康士坦丁。

康士坦丁參與起草尼西亞信經時,他大膽加入了homoousios (拉丁語是 consubstantialis)一詞。這是三位一體論的關鍵字。而這個關鍵字的首倡者就是這位羅馬異教皇帝,他是羅馬帝國的元首,自封為教會元首,當時他還在擔任羅馬帝國異教的大祭司長!

四世紀開始,接受這條新信經就成了基督徒信仰的試金石。必須相信耶穌是神,否則就會被教會定為異端。這是完全背離了聖經的精神。在追求神的真理的過程中,聖經從不禁止人查考聖經,自己由衷得出結論。而且聖經從未說過耶穌是神,更加沒有將相信耶穌是神定為救恩的條件。新約沒有一節經文說要相信耶穌是神,才能得救。尼西亞信經的教義要求,完全與新約所教導神的話的精義背道而馳。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羅馬帝國在宣佈三位一體論後,過了380年國土便土崩瓦解,再過30年便遭洗劫及搶掠,這帝國從此不能東山再起。有誰能看到這其實與三位一體的宣告有著關聯?

尼西亞信經的當代版本大多隱瞞了一個事實,就是公元325年的尼西亞信經結尾還有一句咒詛的話,咒詛那些不接受尼西亞信經的人。阿他拿修信經也以一句定罪的話結束。尼西亞以後,教會開始自行定義什麼是異端,凡不接受教會所定的基督徒信仰標準的人,教會就加以定罪。換言之,到了四世紀,教會大膽取代了聖經,擅自決定基督徒的信仰準則。

今天,教會與教會之間,什至同一間教會裡,擅自判定別人為異端的現象依然屢見不鮮。教會什至利用互聯網毀謗、中傷某些教會或者教會領導,這些毀謗者自稱服從聖經的權威,卻視而不見聖經極力讉責毀謗罪。如果教會還想有希望,當務之急是必須明白自己已經落入錯謬和假冒為善,求神開我們的眼睛看見這現實,以至能夠悔改、得救。

以上為《獨一的完全人》的節錄和撮要,若要詳細明白當中的查考,請參看《獨一的完全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