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獨一的完全人》第十章(二)



腓立比書二章
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耶穌被高舉


基督沒有爭取與神同等
保羅將擁有「神的形像」與不爭取與神同等聯繫了起來:「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腓 2:6)。

三位一體論者闡釋腓立比書 2 章 6 節(以下)的意思是,基督已經是「子神」了,但他拒絕爭取與神同等。然而按照三位一體論,耶穌已經是神,方方面面都與神同等了,為甚麼還需要爭取與神同等呢?爭辯說他甘願放棄與神同等,則於事無補,因為人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本質。例如,沒有人能夠成為狗,神不可能停止做神。

腓立比書 2 章與創世記 1 至 3 章息息相關。《聖經意象辭典》(Dictionary of Biblical Imagery)「腓立比書」詞目下說:「基督耶穌不以與神同等為強奪的這句話(腓2:6),很可能是在暗指亞當的過犯,亞當的確強奪了與神同等(創 3:4-6)。」亞當與耶穌之間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反差:一個是第一個人,另一個是第二個人;一個是首先的亞當,另一個是末後的亞當(林前 15:47,45)。他們在人類歷史上的獨特之處是,兩者都面臨了爭取與神同等的這一終極試探。

腓立比書 2 章 6-9 節是耶穌基督的一幅肖像畫,勾勒出了這位完全人不爭取與神同等。他順服神就是堅決拒絕罪,因為罪其實就是拒絕神的主權,自視與神同等。不像亞當,耶穌「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 2:8)。他的完全是體現於他一生都堅定不移地順服父,忠心至死,直到屈辱地慘死在十字架上。拒絕爭取與神同等,這並不是耶穌一次性的爭鬥,而是他一生要面對的。

人,特別是地上的權貴渴望像神,這也是亞當及夏娃的野心。惟獨人才想要與神同等,而將腓立比書2章6節用於「子神」,一切就變得毫無意義。

取了奴僕的形像
耶穌跟亞當一樣,有神的形狀或者形像;這是每個人誕生時都有的。腓立比書2章7節說耶穌「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耶穌自己選擇做個卑微的僕人,這是他整個傳道生涯的關鍵。 定意做卑微的僕人,就是定意順服。耶穌順服的最高體現,就將這首詩歌推向了高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耶穌甘願受苦,並且死得像普通罪犯那樣,一點都不光彩。

耶穌的謙卑是雅偉神甘願服侍他子民的寫照。我們多少人能夠想像雅偉神做僕人或者工人才做的粗活呢?神在伊甸為人種植了一個花園;亞當、夏娃犯罪後,神用動物皮為他們做衣服;在毗斯迦山上,神埋葬了摩西的屍體!耶穌復活後在加利利為門徒生火做早餐(約21:9-13),豈不是彰顯出了這種美麗的僕人態度嗎?保羅那句話何等真實:耶穌讓看不見的神成為看得見的了。

因此,「主」的頭銜已經特別賜予了耶穌這位彌賽亞:「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徒2:36)。耶穌「主」的稱號並非神性稱號,而是個受尊崇的稱號,是父特別賜予耶穌的。耶穌也被稱作「榮耀的主」(林前2:8,雅2:1),因為他被父高舉。舊約沒有稱雅偉為「榮耀的主」,其實舊約根本沒有出現這個稱號。

腓立比書 2 章 9 節說,神(雅偉)已經賜給耶穌「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耶穌得到了高舉,這當然必須包括他的名也得到了高舉。耶穌的名超乎萬名,意思是耶穌這個人被高舉至一切創造物之上,萬物「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參看徒10:36,耶穌基督是“萬有的主”)。「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不是指雅偉賜給耶穌祂自己的名字,因為「雅偉」不只是個頭銜,更是個私有名字,這是神獨有的名字,否則就會有兩個「雅偉」,但申命記6章4節說雅偉只有一位。保羅寫這首詩歌只是想強調,神已經讓耶穌超乎一切,所以耶穌的名也超乎了一切的名。


以上為《獨一的完全人》的節錄和撮要,若要詳細明白當中的查考,請參看《獨一的完全人》


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獨一的完全人》第十章(一)



腓立比書二章
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耶穌被高舉

三位一體論者所仰賴的其中一段經文是腓立比書 2 章 6-11 節。他們抓住耶穌是神的「形像」(「形像」的希臘原文是「形狀」)這句詩化表達,來證明耶穌是神。

很多英文譯本都將morphē 翻譯成了“form”(形狀),而不是“image”(形像)。結果很多人就假設“form of God”(神的形狀)跟“image of God”(神的形像)意思全然不同,於是用腓立比書2章6節的“form of God”證明基督是神。所以,明白morphē 的正確意思是明白腓立比書2章6節的關鍵。

事實上,保羅說基督「本有神的形像」是甚麼意思呢?我們簡略思考四點。其它細節請看《獨一的真神》第三章(簡體版 214-223 頁,繁體版217-225)。

(一) 神是看不見的
新約自始至終都說神是看不見的。但這句話不能用於基督,因為基督明顯是看得見的,他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西1:15)。基督實現了神造人的目標,就是讓看不見的神成了看得見的。約翰某個程度上也表示了神是看不見的,他說「從來沒有人看得見神」,但耶穌「將他表明出來」了(約1:18)(屬靈上洞見到)。雖然雅偉神是肉眼看不見的,但舊約有些神顯現的場合,神也顯明了自己,讓人看得見他,或者是向人顯明出他的榮耀。

(二) 腓 2:6 的「形像」意思是外在的、看得見的形狀
腓立比書 2 章 6 節「形像」(原文是「形狀」)一詞,希臘文是 morphē。各種希臘文英文辭典給出的定義是一致的:外表,外在,看得見的形狀或樣式。儘管BDAG蘊含著先入為主的三位一體論觀念,解釋morphē的用法是:「這是在與具有先存性的基督的神性做對比。」但它正確解釋了「神的形狀」morphē的意思,即不是神性,也不是三位一體含義,而是指人!

(三) 「神的形狀」(form of God) 意思是「神的形像」(image of God)
既然神是不能看見的(提前 1:17),是個靈(約4:24),所以神不可能有樣式或形狀。「神的形狀」意思就是「神的形像」,聖經以及辭典都可以證實兩者的意思是相同的。例如,申命記 4 章 16 節用了三個近義詞「雕像」“image”、「形像」“form”、「模形」“likeness”,可見三者是同等的。另外,首屈一指的《舊約希伯來文及亞蘭文辭典》(HALOT),也視「神的形狀」與「神的形像」等同。

我們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的,意思並不是說神是看得見的。同樣,耶穌有「神的形狀」,意思也不是說神是看得見的。神造人時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image),按著我們的樣式(likeness)造人」(創 1:26)。正因為我們是按照神的「樣式」被造的,所以現在我們有神的形像,正如基督是神的形像一樣。創世記 1 章 26 節一句話之內用了「形像」、「樣式」兩個詞,是著重強調這一事實:神讓人成了看不見之神的看得見的形像,是神的「樣式、外形、代表」(HALOT)。

創世記 1 章 26 節是明白腓立比書 2 章 6 節「神的形狀」的依據。腓立比書2章6-11節是普遍公認的早期教會的一首詩歌或者詩歌摘選,詩歌語言富於象徵和引喻,所以詩歌用「神的形狀(form)」(腓 2:6)指「神的形像(image)」(創 1:26-27),不足為奇。

(四) 敬拜一個像就是拜偶像
基督是「神的像」(林後 4:4, 西 1:15; 參看來 1:3)。聖經明文規定不可拜像,但三位一體論者毫不猶豫地敬拜「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 2:5 這樣稱呼耶穌),他是看得見的,並且是活生生的神的像。我們也是神的形像,但基督是最卓越的神的像,因為他是自古及今獨一的完全人。每當看見耶穌這個神的完美的像,也就看見了雅偉一切的榮美和尊貴。

三位一體論憑空捏造出了一位神性耶穌,並且加以敬拜,這跟以色列人鑄造並且拜金牛犢有兩點相同之處: (1) 都是受外邦多神信仰影響的產物,一個是埃及,一個是希臘。(2)一個設立於摩西上西奈山見雅偉之後,一個設立於耶穌升天見父之後。正如金牛犢取代雅偉而成了敬拜對象,三位一體的「子神」也取代了雅偉。

以上為《獨一的完全人》的節錄和撮要,若要詳細明白當中的查考,請參看《獨一的完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