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你說,我聆聽。猶太人的心聲(十一)



第十一課
橋上的牆

古老的猶太人有句諺語,就是:尊重對方但仍須常常小心提防。今天,猶太人已開始和基督徒發展友誼,不過卻會鄙視那些來宣教的人。基督徒認為,叫人作見證和傳福音,是愛人,關心人的表現。但猶太人卻看這為傲慢,亦等於不理會上帝和祂子民有著永恆的關係。

作者認為靈性的盲目和傲慢嚴重影響著那些推動執行「大使命」的人。雖然如此,作者重申一次他寫這書的目標是希望改變基督徒對猶太人的看法,而不是改變基督徒對自己或自己的任務的看法。作者認為無論在理性上或情緒上的鄙視,都會成為一道牆,立在兩個信仰群體正搭建的橋樑上。

作者早前出了另一本書,名為<<猶太教老師與基督教傳道者的一席話>>。出版那書,因為他發現越來越多基督徒真誠地想要明白猶太人怎樣看聖經和解釋聖經,因此便想到要向他們呈現持守妥拉的猶太教是怎樣的。可惜,部分關注希伯來根源的基督徒卻以為自己的神學根基和解經根基穩妥可靠,以為只要對猶太人釋出愛,便能拿走猶太人「無知帕子」。當這些預期的結果沒有發生,他們就埋怨猶太人竟這樣無知及傲慢。

作者上一本的書,就是希望能為兩個群體建一橋樑,因為只有開始了解,才能開始建造橋樑,只有開始聽,才能開始了解。聽(LiShmoa)似乎是聖經的一個關鍵慨念。人就是因為不聽,所以帶來了無知和傲慢,繼而產生憎恨。

當要處理靈性的事情時,尋思凝想是非常重要的。「對話」和「分享」原本是指彼此尊重地交流想法和感受。我們使用的字眼是鏡子,能反映靈魂的面貌,沒說出來的,就構成靈魂底層的構造。我們必須學習聆聽話語,用話語作鏡子來看說話的人內心的構造。

理解另一觀點,不一定表示同意那觀點。不過有一個真理是兩個信仰群體都清楚明白的,就是上帝有主權,我們要有完全的信心去相信上帝有能力整頓所有需要整頓的事。人如果有謙卑的靈和痛悔的心,就能成為指路明燈。


你說,我聆聽。猶太人的心聲(十)


身為神的子民,猶太人背負了很多打擊。正如真正跟隨雅偉的基督徒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攻擊。雖然人不明白當中的計劃,但作者其中一點引起我們反思:有些猶太人因為這些攻擊而把自己變得世俗化了,還怎能稱為外邦人的光?同樣,基督徒若不能在世界中分別為聖,如何能作鹽發光?



第十課
外邦人的光

以賽亞書42:5-6提到上帝向以色列民說,上帝憑公義召了以色列民,保護了他們,立了他們作人民的約,使他們能成為列國之光。作者在想,或許因為以色列民族不能活出選民當有的表現,加上重複的失敗,導致他們受到鄙視及出現取代論這類意識形態。隨著聖殿被毀,猶太人被分散,這些嫉妒憎恨只有日益猖獗。

以色列流離在外,在世上列國僑居,這件事帶著一個有力的信息,但這要到末後的日子,人才能全面了解這信息。不過有些人卻意圖改變上帝和祂所定的計畫來迎合出於人的教條和欲望。

猶太民族過去慘受嘲笑、屠殺和輕蔑,在歷史裏,大約有九十四次驅逐猶太人的事件,每次的情況也差不多。

猶太人蒙上帝揀選,是不是必然會帶來嫉妒和憎恨?有一個傳統的猶太笑話就強烈地流露出這苦樂參半的心情了:上帝,祢可不可以暫時揀選一下別人?

有些孩童因長年累月受到悲慘的虐待,就覺得是自己有問題,要解決這問題,他們的辦法就包括了否定自己的身份,他們想,若能隱藏自己的身份,減少自己的本質,或許周圍的人就不會憎恨他們了。他們相信,只要接受同化,做個沒有民族特色的世界公民,就能保障自己了。這些世俗化的猶太人持續地找方法模仿列國,令自己獨有的民族特質弄得模糊,最後,有人就會問,若是這樣,他們怎能稱為外邦人的光?

無論猶太民族願意與否,知道與否,他們都將會是「外邦人的光」。耶路撒冷重新統一,重新建造,分散了的以色列民族也開始回歸上帝應許給他們的土地。然而要完全實現成為外邦人的光這神聖任務,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就是成為上帝聖言的器皿和承載者。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獨一的完全人》:神的形象



近期在看一本新書:《獨一的完全人》。這本書其中一點讓自己有深刻的體會。

論到耶穌基督,書中提及希伯來書1:3「他是 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 神本體的真像、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他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

很多信奉「三位一體」的人認為,耶穌基督是神。雖然聖經從來沒有出現過「三位一體」一詞,但他們總以「奧秘」輕輕帶過。張熙和牧師--此書的作者--以有系統的釋經過程向讀者拆解這種謬誤。

接上文提及的希伯來書,牧師解釋經文「神本身的真像」中,「真像」的希臘文原文是χαρακτὴρ(charakter),指的是外在的、看得見的形象。BDAG給的定義是「給人的印象、外觀、外表、形象」。

如果我們從「三位一體」的角度去了解這節經文,就顯得毫無意義:神當然有神的形象!如果耶穌基督沒有神的形象,他就不可能是神了。這句話的意思幾乎等於說:「『劉德華』是劉德華本體的真像、『張國榮張國榮本體的真像、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本體的真像。」完全是套套邏輯(Tautology)。因此,用「三位一體」的角度去看,一切是這樣理所當然,不能讓人理解耶穌基督寶貴之處。

可是,當我們認真的查考整本聖經,就會發現耶穌基督是一位完人。他是一位亳無瑕疵的完全人,能夠按著父神的心意行事。因此,惟獨耶是那不可見的神可見的形象,是神的真(完全)像。穌讓不可見的神成了可見的。

出埃及記記載,摩西曾經要求見神的面,但神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約1:18從來沒有人看見 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雅偉知道追求聖潔的人總希望能夠得見神的面。雖然人不能直接見到雅偉的面,但我們可以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得知神的真像,彰顯天父的愛和預備是何等完全、完備。


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你說,我聆聽。猶太人的心聲(九)


每一事件都有它的屬靈意義。就算最近發生的「佔中運動」,神也有祂的心意,問題是人能否明白。以色列國重生,它的屬靈含義就更重大。其一是神的預言實現了。猶太信仰相信,預言是要用後視鏡來看的,預言的主要目的不是告訴我們將會發生什麼事,反而是當預言看來應驗時,能夠肯定上帝是上帝。


第九課
以色列國

以色列國在聖經之地以色列重生,這件事對全世界有重大的屬靈涵義。有些人相信自己取代了以色列民族,對他們來說,這古老預言的應驗造成難題。所以本能地,他們都敵對這新成立的國家,還支持那些決心消滅這民族的群體。不過,同一時間,基督徒錫安主義卻出現了,他們以聖經為路標和尺子,重新審視世界的歴史,也能較留意每件事情跟聖經有關的意義。上帝不單從上面看著世界,還積極地參與那些正在塑造人類歴史的事。

猶太信仰相信,預言是要用後視鏡來看的,預言的主要目的不是告訴我們將會發生什麼事,反而是當預言看來應驗時,能夠肯定上帝是上帝。

縱然基督徒錫安主義能從聖經角度看事情,也關心著希伯來的根源,但猶太人的創口及傷痕,讓猶太人對他們仍存有恐懼,亦小心面對任何伸出的援手。根據傳統基督徒神學,猶太人歸回錫安是末世哈米吉多頓災難的前奏,只有少數猶太餘民能歸向基督信仰而保存性命。

部分的基督徒帶著取代論的觀點,即是先要有一個相信基督教的以色列存在於世上,耶穌才能回來。但這本身包含著傲慢,也不斷傷害著雙方在建立的關係。

以賽亞書十一章說,在末後的日子,認識上帝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海洋一般。所以猶太人認為末後的日子,世上的七十列國肯定會跟以色列作對,但最後卻定會失敗,然後這七十國最後會來耶路撒冷慶祝住棚節,讚美獨一的永生上帝。

猶太人恆常都記著上帝在掌管萬有,而非教條在掌管萬有。一位基督徒牧師說過,所有國家都是由人的行動創造出來的,而以色列卻是由上帝的行動創造出來的。上帝用一個永遠的、無條件的約,以君王贈地的方式把以色列地賜給亞伯拉罕和他通過以撒、雅各而出生的後裔。作者相信,這份對以色列國的支持是來自深切渴慕要順服上帝旨意的心。

作者認為,猶太人和基督徒對上帝在掌管萬有的這份信任和信心,可以作為建立橋樑的工具。當雙方都敏感對方的感受,也努力避免弄破舊傷口時,這份關係得著滋養,也提供了雙方走在一起的基礎。


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你說,我聆聽。猶太人的心聲(八)


通常人向神禱告,都是向神祈求成就自己的一些心意和慾望。但猶太人的禱告是希望自己的心被改變,從而能夠更加親近神。這種思想擦新了自己的眼界


第八課
猶太人看禱告

猶太人的禱告是一人獨自禱告,而且是影響自己的。聖經裏哈拿的禱告就最能代表猶太人對禱告的理解。從撒母耳記上第一章看到,哈拿的丈夫以利加拿及大祭司以利都不明白哈拿的心情,令哈拿感到非常孤單。於是她最後轉向上主禱告,而上帝也應了她的祈求。

如果人在一個地方,沒有任何別的事物能倚靠,只能倚靠上帝,這時候發出的禱告就最有力。投靠永恆的上帝,能把人從屬世的錨拉起來。人若能在單獨的境況親近上帝,找到這親密關係的泉源,禱告就能更深入了。

猶太人往往聚集一起禱告,有時同聲禱告,甚至可以同時説同一篇禱文,然而這樣禱告的核心本質是每個猶太人單獨禱告。禱告是單獨與上帝會晤的時間,而禱告崇拜的內容是詩篇和聖經經文摘錄,次序固定,為要幫助每個人進入和上帝單獨會晤的時刻。猶太人禱告時會擺動身體,不是因為這是指定的崇拜方式,而是他們在懇切禱告中,隨著自己靈魂的節奏和旋律來擺動,就如音樂家演奏美妙樂曲時,身體無可避免地隨著音樂擺動一般。

雖然禱告是每個人獨立地向神祈求,但聚集在一起卻是必須的元素。利未記二十二章32節説:「我要在以色列眾人中被尊為聖。」據猶太人的智者指出,聖潔之源在於整個群體的靈性力量。每個人必須從民族的整個靈魂支取力量,解決自己靈魂的乾渴。

有一點很重要,希伯來文的「禱告」LeHitpalel是反身動詞(reflexive verb),但在其他文化傳統,「禱告」都是主動詞(active verb)。猶太人向上帝禱告,不是為了改變上帝的心思,而是要自己有所改變。雖然聖經中多有祈求上帝改變命令或環境,但重心是這些人也需改變自己,當他們的靈魂開始轉向和改正,上帝便會改變原來的命令。

例如摩西在西奈山為叛逆的以色列人代求,這並没有使上帝寬容或改變心意。祂容許摩西培養力量和迫切的渴求,這樣他才可以站起來為以色列呼求。摩西改變了,上帝就收回命令。


宇宙間最強大的靈性力量莫過於迫切的渴求,而禱告就是這渴求所發出的聲音。這是一股靈性力量去修正世界,使世界能重新執行上帝所給予的任務。

在列王記下二十章1-6節,希西家向神懇切禱告。上帝豈有可能事先不知道希西家禱告的內容?上帝的命令豈不是不能收回嗎?希西家的禱告沒有改變上帝的命令,希西家的的禱告改變了希西家。舊的希西家真是消逝了,聽到這個新宣告的,是新的希西家。這就是禱告的力量。

我們為著不同的事物向上帝祈求,讚美上帝,感謝上帝,但這與禱告蒙應允無關。禱告蒙應允,因為我們在當中發覺自己緊靠了上帝。

我們每人都要尋著一個單獨見上帝的地方,在那裏,我們能誇越差異,誇越教條框框得著釋放,靈魂因此能提升到一個能緊靠上帝的境界。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你說,我聆聽。猶太人的心聲(七)


有些基督徒覺得猶太人守行為,認為他們欲以行為得救。不過作者解釋,行為只是他們表達對天父的愛的一種手段,對他們來說最重要是一份完全的愛。有一點相信我們需要向猶太人學習,就是「用能力範圍內最好、最完美的方式,把禮物獻給上帝。」



第七章
以行動表達信仰

許多人誤解了猶太人著重行為的原因。有些人覺得這會成為猶太人的一個捆綁和重擔,亦有些人認為猶太人之所以如此注重聖經律法和實際應用,是為了達到一定程度的完全,以確保自己在天堂有一席位。他們有如此想法,只因假設猶太人都是目標為本。申命記32:46-47說到謹守遵行這律法上的話,乃是你們的生命。因此對猶太人來說,遵行律法是為要滿足他們所愛那位的旨意,並不是達到完全的方程式,也不是天堂的入場券。滿足你所愛者的意願和渴望,是給予所愛者最大和最貼心的禮物。

從心獻上的禮物很重要,過住棚節的時候猶太人要買過節用的物品,他們會非常認真及細心地選購,因為那不是上帝給人的禮物,而是人給上帝的禮物,因此他們想要獻上儘可能完美的禮物,要儘可能配得起上帝的旨意。這一切都是出於熱愛上帝而獻上的禮物,而愛的禮物是沒有上限的。整個拉比教導的系統事實上是一種方法,教人用能力範圍內最好、最完美的方式,把禮物獻給上帝。

我們為上帝做每一件事,都像獻一件禮物,一份順服的禮物。沒有甚麼比順服你創造主的心意更為聖潔了。每一條誡命也是一位老師和嚮導,引導我們在靈性和聖潔上走往深處。因此,研習上帝的任何一條誡命,都可以使研習的人得著亮光,明白上帝所設立的一些連結。「誡命」(mitzvah)這希伯來文詞語和「連結」來自同一詞根。遵行一條誡命使我們和下命令的那位上帝聯繫起來。研究誡命就可以洞察猶太人怎樣和他們的創造主交談。

猶太教有一個數字象徵系統,每個希伯來字母有一個數值:第一個字母等於一,第二個字母等於二,如此類推。上帝的名字由希伯來文yod(10)、hey(5)、vav(6)、hey(5)組成。這是最屬於上帝自己的名字,是祂最神聖的名字,也代表恩慈的屬性。這聖名的數字加起來是26,這數字是代表上帝恩慈的屬性。至於「獨一」(ehad)的數字是13,所以民數記15章描述的繸子時要用線繞26次和13次,這是要宣告「恩慈的上帝,祂的名是獨一的」。

「繸子」(tzitzit)這個詞的數值是600,每條「繸子」有5個結8根線,三個數字加起來就是613,也剛好是摩西律法誡命裏的總數。正因為這樣,上帝說繸子能使人記得祂的誡命。13除了是「一」(ehad)也是「愛」(ahava),因此祈禱披肩有另一重意義,就是把愛和順服連起來。猶太人用祈禱披肩裹住自己,就像上帝的神聖臨在包裹著自己。猶太人稱上帝的臨在為Shechina。我們在世上的整個任務,本質上就是要蒙上帝的臨在包裹,也成為上帝臨在的一個器皿。

用祈禱披肩包裹自己,還有另一方面的意義。猶太人相信有一塊帕子在蒙蔽人,這帕子就是驕傲自大。人會陶醉地愛福氣,超過愛賜福的主。驕傲的人總想要別人看自己,祈禱披肩的好處就是,披著它,就沒有人在看著,就像處於宇宙中重要的地方,在這地方,你可以說是完全孤獨,也可以說完全不孤獨。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你說,我聆聽。猶太人的心聲(六)


人看來對立的事物和概念,在猶太人眼中是可以放在一起的。這讓我想起一句經文:「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在神的帶領下,所有事情都可以成為美好的事情。因此不論我們得意時、失意時;喜樂時、憂傷時;光明時、黑暗時,只要想起神的愛和計劃,就有能力繼續走下去。



第六章
對立的概念 平衡地並存

猶太信仰看世上萬物都在神的主權下結合在一起。因為萬物這樣結合為一,所以猶太信仰有能力把看起來對立的概念放在一起。

舉例說,我們怎樣同時愛上帝和怕上帝?在自然的世界裡,愛和怕這兩種情緒似乎互相矛盾。然而,猶太信仰看這兩種相輔相成,人必須有這兩樣,才能和神有正確的關係。在希伯來文裡,「怕上帝」的意思是敬畏上帝。你如果不深刻地愛上帝,就不能真正怕上帝或敬畏上帝。你如果不真正地怕或敬畏上帝的威嚴,就不能深刻地愛上帝。

把對立的概念結合為一,詩篇有一個很清楚的例子:「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也是我的願望: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裏默想。」(詩27:4 CNET版本)默想的原文是levaker,也有拜訪的意思。猶太智者問道,「如果您事實上一生在上帝面前生活,又怎可以拜訪上帝?如果你正在拜訪上帝,就不是住在那裡吧?」智慧在於把這兩個詞語結合在一起。我們必須成為這樣的人:我們生命的每一天都活在神面前,然而永不失去作為訪客對祂的敬畏。

有一則古老的格言提議人可以分別有兩張字條:1 - 「我算不得甚麼。我是宇宙裏的塵埃。在莊嚴偉大的上帝面前,我是無關緊要的微塵。」2 - 「我是宇宙裏一個重要的、有特點的人,我的上帝創造我是有目標和計劃的。」人眼裏看來對立的事,從神的角度看來卻是匯聚在一起的。

信和行為
這樣融合的另一個例子關於信和行為。猶太學者並不把信和行為區分開來:兩者是連在一起的。猶太人並不能明白一些基督徒群體怎麼會持續地辯論到底該把生命建基於信,還是建基於行為,仿佛這兩種生命在爭鬥。

猶太人甚至無從入手瞭解兩者怎麼會有矛盾。猶太的思想主張,如果信沒有影響和指導你的行為、行動和工作,你就不可能活一個建基於信的生命。沒有好行為、就不可能有信;沒有信,就不可能有好行為。

喜樂和憂傷
猶太人就是這樣把看起來對立的兩個概念融合在一起。當猶太人面對喜樂和憂傷、生命和死亡、拆毀和重建時,這樣的融合也出現在他們的意識裡。

喜樂和憂傷碰在一起,在聖經年曆裡十分明顯。贖罪日那段日子有敬畏和威嚴,之後很快就是住棚節的喜樂日子。緊接著敬畏和懼怕的,是快樂歡欣。

光明與黑暗
「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賽45:7)

所有事物都是上帝為祂神聖旨意而創造和塑造的。就算邪惡也獲容許,用來推進神的計畫。因此,猶太人受命要為所有事稱頌神,甚至包括看來悲慘的事。他們並不知道種種事情的最終目的,只能在種種事情裡繼續向前走,把這些事重塑為美善和喜樂,或者引導向美善和喜樂。

如果我們要真正明白猶太思想,就需要明白這種把對立概念融合在一起的做法。猶太思想裡充滿這樣的融合。在神的掌管之下,所有事都匯聚在一起。有了對立,種種觀念和方向大抵會變得比較純正,界定得比較清楚。由於所有事物都在神的主權之下,所有事物必然受引導邁向同一個目的。人類要做的,是要探索和找出事物之間的連結,以及這個共同目的。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你說,我聆聽。猶太人的心聲(五)


教會最近有一本新書:《獨一的完全人》。這本書闡釋了耶穌基督的角色,他不是神,不是雅偉,而是地上惟一的完全人。一般基督徒認為耶穌基督是神,猶太人相信彌賽亞是人,是天父在地上的代表。正如在書中的第一章寫道:「謙卑是所有屬靈事情的關鍵」,相信我們需要是不斷謙卑自己。



第五章
關於彌賽亞的一些觀念

猶太人和基督徒都使用「彌賽亞」這個詞語,但所指的意思其實並不相同。猶太人看彌賽亞為多個救贖工具裡的一個,而不是救贖的目的。猶太人相信的是上帝,不是彌賽亞。猶太人相信,在彌賽亞時代上帝會膏立一個人,作為上帝在地上的代表。

猶太人不相信彌賽亞有神性。他們看他為一位受到神感動的君王,代表上帝的終極掌權。

作者認為,雙方的分歧在於對贖罪的理解。基督徒相信「沒有血就不能贖罪」。基督教神學主張:有祭牲流血是贖罪必須的,因此彌賽亞是終極的祭物,贖所有的罪。但按猶太人的理解,他們不相信一定要流血才能除去罪。固然,從前人帶祭物去獻祭時,方式必需符合那種祭的要求,包括祭牲要流血,血要倒在祭壇等。但去到利未記時,人如果不夠錢買綿羊羔或山羊作祭物,就可以獻兩隻斑鳩或兩隻雛鴿;如果沒有能力買兩隻斑鳩或兩隻雛鴿,就要獻麵粉作祭物。(利5:11-13)麵粉這種祭物並沒有血,但也可以贖罪。明顯地不是血在贖罪,而是心的奉獻。

神不需要祭物,祂要我們親近祂,而我們藉著獻祭來親近祂。如大衛王以禱告懇求轉向神,並且祈求自己的罪得贖。在沒有獻祭和流血的情況下,神悅納了大衛王的禱告(詩51:15-17)。又如希西家王知道神命定他快要死,他就以破碎的心向上帝禱告,神就收回成命(賽38)。希西家贖了自己的罪,繼續活下去。在這件事上,並沒有人獻上任何帶血的贖罪祭。

許多人錯誤地以為,聖殿被毀之後,猶太人就以禱告來代替獻祭制度。禱告在獻祭制度設立以前就已經存在。從前的人獻祭時祈禱,獻祭之後也祈禱,一直以來都有人禱告。獻祭制度不是禱告的前身,而是禱告的一種形式。

雙方對彌賽亞的分歧在於:彌賽亞會做些什麼,他的任務是什麼。

基督教相信彌賽亞是上帝有神性的兒子,是上帝自己在肉身顯現,是一個贖罪祭。猶太人不指望彌賽亞來贖罪。他們相信彌賽亞是一個受膏的人,一位有極高素質的地上君王,獲揀選去代表上帝的王國,帶領人類走過彌賽亞時代。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你說,我聆聽。猶太人的心聲(四)


我們常常不肯定神是否聽我們的禱告。但其實神是恆常向我們說話,只是我們沒有恆常在聽。作為認識神的兒女,祂希望我們成為什麼人?在猶太人的理解中,天父並非期望人能夠完全,而是想我們變得聖潔,還有我們想要像祂,是一份這樣親密、緊靠的關係。



第四章
LiShmoa,聽

學習聽
LiShmoa聽是舊約聖經裡差不多最重要的一個字眼。希伯來文的「聽」包括聆聽和聽從這兩個意思。

神藉著說話創造了世界,所以,聽上帝、聽祂的話就等於完滿地滿足祂的創造。上帝把祂創造的行動本身描述為「說話」的行動。

上帝恆常向我們說話,只是我們沒有恆常在聽。祂等待著我們聽祂正在說的話,等待著我們轉向祂。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申6:4

先聆聽,然後才說話。
聆聽,不要定下任何條件。
聆聽,為著要學習。

作僕人
猶太人對忠誠的觀念還有另一個元素,就是作僕人。作見証人的最住方法是作僕人。猶太人相信,所有人的責任是要成為上帝的器皿,成為一個配得上這身分、甘心樂意的僕人來遵行神的計劃。

我們在天上的父
猶太人擁有的,或者渴慕的,是連結於他們的天父,Avinu SheBashamyim。我要成為我天上父親和君王的一個器皿,並且緊靠祂和祂的旨意,這是身為有信仰的猶太人的全部人生。

上帝完全掌控著萬事,祂留給我們人類做的,是抉擇要不要緊靠祂,要不要敬畏上帝。上帝把自己的呼喚放在世界裏,但是讓人選擇聽從或不理會。

要明白宇宙的創造主是我們的父親是關鍵因素,使我們有能力回家。不論我們感到如何不配,也不能讓這感覺成為我們與神之間的障礙。

上帝用的語言
「人就是上帝用的語言」。根據猶太人的理解,我們在這世界上的任務是要彰顯敬畏上帝的性情,並且成為祂臨在的一個器皿。我們就是這樣成為上帝的語言。於是,我們的任務就是,做一切事情時都代表祂的聖潔和聖名。猶太人的理解中,上帝並非期望人能夠完全,而是想我們變得聖潔,我們想要像祂,這個過程比目的地更為重要。

傳揚祂的榮耀
「耶和華的榮耀從城中上升、停在城東的那座山上。」西11:23看似矛盾,似乎說上帝的臨在離開了聖殿山。但這不可能發生,因神清楚宣告過祂的臨在永遠留在那裡。

「榮耀」這個字的原文是Kavod,與「臨在」Shechina通常用作同義詞。神的榮耀是上帝臨在的彰顯,需要以人來表達,需要人成為彰顯的器皿。Kavod的意思是尊貴或榮耀,是神可觸摸的臨在,由敬畏神、宣揚上帝的人表達出來。上帝的「臨在」Shechina沒有離開過聖殿山。但當猶太人被驅逐出聖殿山時,神的榮耀Kavod也同時離開。

因此,宣揚祂的榮耀,成為彰顯祂榮耀的器皿,是我們的責任。基本上這就是成為神的語言。

猶太民族回歸以色列地之所以這樣關鍵,就是這個原因了。猶太人回歸,就是上帝的榮耀回歸祂的地。

猶太人的行走,主要不靠目的地來定義,主要靠怎樣走來定義。每一步,都又一次在受造世界彰顯上帝的臨在。

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你說,我聆聽。猶太人的心聲(三)


人生旅程中,大部份人的焦點只是目的地,但信心的建立依靠過程。如果我們知道除了人類對時間理解這個架構以外,還有神的時間架構存在,就有能力走這悠長的旅程。在人類眼中兩條看起來平行的線,從那位無限者的角度看來,最後將會匯聚在一起。


第三章
旅程與目的地

作者說:如果要走這信的旅程,必須明白旅程裡每一步、每一段都重要。你必定要明白走的過程和目的地有什麼關係。

如果焦點是目的地而不是旅程,是標杆而不是達到標杆的過程,我們就無可避免會只注意福氣而不注意上帝,一切福氣的源頭。這樣我們就完全弄錯了。

根據猶太拉比所說,創1:11(新漢)中神說「果樹結出有種子的果實」,但12節說大地是「樹結出果實」。他們的智者解釋:這項創造的原本理想是,樹本身(樹皮和樹幹)就有果子的味道,是果樹結出果子。但是大地生出來的,卻只是結果子的樹,表示理想和造了出來的現實看來有不同。然而,神「看這很好」。拉比解釋:我們普遍都嚮往達到標杆,但忽略了達到標杆的過程。人往往注目於樹的果子,而忽略了結果子的這棵樹本身的甜美。我們把重點放在目的地,導致不能夠欣賞自己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

作者提及過他父親上戰場時的一個經歷,在戰役期間,他們的隊伍士兵已經不多,彈藥也不多,在這緊張一刻,他父親卻拿出巧克力請大家吃,然後笑說,他們已經盡了力作戰,生死是由那位至高的主宰掌管的。作者說我們要學的,就是這種扎根於悠長旅途過程的信心。

時間有兩個架構,互相平衡。第一個架構是人類對時間的理解:根據這個架構,時間的開端是第一個人開始生死過程的時候。第二個架構是上帝時間的架構。在這個架構裡,時間的推進和過程不是人所能明白的,但是,我們如果知道有這樣的時間架構存在,就可以有能力走這悠長的旅程。

在很長的時間裡,猶太人和基督徒這兩個群體走著非常迥異的路,以致已經看不見對方。然而,我們都走向那位無限者,而所有的路在越走越近那無限點的時候,都終必匯合。兩條看起來平行的線,從那位無限者的角度看來,將會匯聚在一起。

因此,我們都必須學習聽。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你說,我聆聽。猶太人的心聲(二)


猶太人和基督徒對「彌賽亞」、「救恩」、「救贖」、「罪」、「悔改」、「順服」、「信」等詞彙有著不同的理解。就算「信」也是基督徒經常發生爭議的題目。無論如何,希望我們不是按人的意思去解釋,而是按著神的話語去明白。



第二章
過去的障礙

太7:16說「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猶太民族在過去二千年來所經歷是苦澀的,正因為這樣,大部份猶太人即使明白對話的重要,卻沒有興趣與基督徒對話,或者應該說是不信任對方來對話的用意和動機。

這局面逐漸改變,但語言卻是猶太人和基督徒最大的障礙之一。雖然用上相同的詞語,但雙方往往用來表達不同的意思。「彌賽亞」、「救恩」、「救贖」、「罪」、「悔改」、「順服」、「信」等詞彙,都是兩個信仰群體重視的,然而在兩個群體裡卻各有不同的涵意。

一、關係:基督徒認為與上帝有關係即是人與神接上,表達兩者之間的愛,而猶太人一般不會用關係這個字,因為這意味著人與神平等。但如果基督徒問猶太人「你愛不愛上帝」,猶太人的回答會是:「我盡心、盡性命、盡力愛祂。」

二、天堂:基督徒會努力得到永恆、救恩,進入天堂。但對猶太人來說,救恩和永恆是他們和上帝連結的結果,而不是目的。猶太人順服和服事上帝,是因為祂是上帝,因為他們盡心、盡性命、盡力愛祂,而不是因為這樣做能讓他們進天堂。天堂、救恩和永恆是和神同行的效果,而不是目的。

三、信:猶太人認為,信不僅是「相信」。通常翻譯為信的希伯來文詞語是emunah,較好的理解是「忠信」或「忠誠」(faithfulness)。對上帝的相信轉化為向前的邁進和行動和對上帝心意和話語的忠誠。亞伯拉罕的信在於他自願走向自己不知道的未來,按照上帝的指示往前走,去努力做不可能做到的事,因為這是猶太人信仰的精義。猶太人不是「相信」誡命,而是忠誠地對待誡命。相信上帝,並且把這份相信轉化為忠誠、向前邁進、行動。相信而不順服,相信而沒有忠誠地實行出這份相信,並不是真正的相信。忠誠地向著未知的景況邁進,成了猶太人屬靈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正如路得向拿俄米堅定地說:「你往哪裡走,我也往那裡走;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得1:16)這樣她就加入了猶太民族。忠誠地往前走,這才是信,才是終極任務。



你說,我聆聽。猶太人的心聲(一)


近期看了一本書,作者用猶太人的角度描述猶太人和基督徒之間的差異。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謙卑是所有屬靈事情的關鍵」。宗教上出現不同紛爭,往往是由人的自大而起。我們的屬靈生命能否成長,能否向前,能否被神使用,也取決於這一重要關鍵。感謝天父提醒我們時刻學習耶穌基督的那一份謙卑!




第一章
亞伯拉罕的帳棚

作者在耶路撒冷舊城開了一間書店,希望藉此店讓人互相走近。他認為我們都有責任尊上帝的名為聖,所以他希望能在店內讓弟兄姊妹聚在一起討論,亦希望每次的相聚都是帶著意義,跟上帝給猶太民族的計劃和異象相會。

猶太信仰教導,人生存的任務,是要成為彰顯上帝的器皿,達成上帝給世界的任務。有兩個方法可成就這些任務。一是以挪亞和他的方舟為代表,二是以亞伯拉罕的帳棚為代表。

以倫拉比認為,每個世代的人需要不同方式來救活生命,也需要不同方式來傳揚關於聖潔的信息。當世界上的邪惡差不多要淹沒整個世界的時候,人需要一個避難所,就是方舟;但其他時候則需要亞伯拉罕的帳棚。

猶太智者說,亞伯拉罕的帳棚四面都打開,為要確保所有迷途者、異鄉客和尋求的人走過時,不會覺得不受歡迎,不可內進。

過去,猶太人和基督徒彼此不和,但現在愈來愈多基督徒有了對猶太根源的醒覺。就如羅馬書11章野橄欖枝子接上一棵橄欖樹的根上這個比喻,大家開始明白,假如樹根日漸凋零,就不可能有吐蕊開花的枝子。因此,如果要明白是什麼維持枝子的生命,就必須掌握是什麼維持樹根的生命。是故,作者認為認識根源是十分重要。

有很多基督徒覺得猶太人猶如被「摩西的帕子」蒙蔽了,以致看不到基督徒看來是一目了然的事,雖然作者不同意,但他認為「謙卑是所有屬靈事情的關鍵」。把屬靈的事交托給神,這是謙卑地在上帝面前走人生路的關鍵。


作者說,先知以賽亞也談論過一塊帕子,不過是一塊蒙蔽世上列國的帕子(賽25:6-7)。在上帝所定的時間,這「蒙蔽列國的蒙臉帕」將會掀開。他認為,猶太人和基督徒雙方需要同樣相信,必定有上帝介入和幫助,才有這「看見」。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希伯來語(八):示瑪 Shema


שְׁמַע יִשְׂרָאֵל יְהוָה אֱלֹהֵינוּ יְהוָה אֶחָד
(Shema Israel Yahweh Eloheinu Yahweh Echad)
以色列阿,你要聽!雅偉 ─ 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申6:4)

這是猶太人一段很重要的經文,又稱為「示瑪」。「示瑪」即希伯來語שְׁמַע「Shema」,是「聽」的意思。在猶太教中,猶太人每天唸誦三段聖經經文,統稱為「Shema」:申命記6:4-9,申命記11:13-21,民數記15:37-41

אֶחָד Echad
是「一」的意思。有些人認為Echad除了數字上「一」的意思以外,還可作複數,有「聯合」的意義,以此支持三位一體。不過,這並沒有充份的理據。原因如下:

1. 希伯來語的「一」字和其他語文如英的用法相同。單看「一」字並不含有「聯合」意思,必須配上其他字詞才擁有其他意思。

2. 在此經文中,「一」所指的是雅偉 יְהוָה。在舊約中,雅偉出現了6828次,每一次都是用單數形式singular展示,沒有一次是以複數形式plural展示。

3. 聖經中其他經文表明,雅偉是神,除此以外沒有別神。如以賽亞書45:5我是耶和華(也作雅偉)、 在我以外並沒有別神」當中的是用單數形式singular表示。其他例子還有申5:7、32:39、出20:3、賽44:8。

參考資料:
1. Eric H.H. Chang, The Only Perfect Man, pp 37-47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中國夢 VS 美國夢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總量將會超越美國。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美國2014年GDP為17.4萬億美元,而中國則達到了17.6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在2012年舉行的第十二屆人大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全面闡述了「中國夢」。如今,中國的GDP總量將會超越美國,是否表示「中國夢」已經達成?

先讓我們再重溫一下「中國夢」美國夢的具體內容。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

讓我們所有階層的公民過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國夢,這是我們迄今為止,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偉大的貢獻。
——摘自詹姆斯•特拉斯洛•亞當斯(James Truslow Adams)的《美國史詩》

中國夢美國夢的差別可以概括為如下七點:

一)中國夢是國家的富強,美國夢是個人的富裕
二)中國夢的目的是民族振興,美國夢的目的是個人成功
三)中國夢必須由中國人自己來實現,美國夢可以利用其他國家的人才資源達到
四)中國夢是群體的和諧幸福,美國夢是個人的自由和快樂
五)中國夢具有縱深的歷史感,美國夢只有現實的體驗
六)中國夢依賴群策群力,美國夢靠的是個性張揚
七)中國夢是為了民族光榮,美國夢是為了個人榮耀

不得不承認,中國夢」以國家民族為主體,美國夢」則以個人為主導。在這種差異下,會否讓我們更加了解當前社會所發生的事情?


參考資料: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這一切都必須發生在你人生的高峰!因為那是唯一能夠讓你了解的方法。」


早陣子在網絡上見到一位醫生的見証。這位醫生Dr Richard Teo 是新加坡人,於2012年因末期肺癌病逝,終年只有40歲。

Dr Teo可謂是成功人士的典範。他出身於小康之家,生活無憂。自小性格極為好勝,無論是運動、學業、領導能力,都要爭取成為最棒的。他成績優異,大學得以選修醫科。當他還是醫科見習生時,知道整容業發展蓬勃,比普通科醫生更賺錢,毅然投身美容業。他39歲、正處人生顛峰,準備與地產朋友起房子大展拳腳、賺更多錢之際,突然發現自己患上末期肺癌。

這真是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他無法接受,「我有一百多個親戚,他們當中沒有一人得過癌症。我一直都認為我擁有很好的基因,這不該發生在我身上。我的親戚當中有好多都煙不離手但他們都沒事,為什麼患肺癌的會是我?我無法接受這事實!」

Dr Teo曾經返教會和受洗,但傲慢的他覺得一切努力靠自己就可以了,不必靠神,於是便離開了教會。病前,他一位朋友再次邀請他返教會,他什至狂妄的說:「假如上帝真要我重回教堂,他一定會給我一個徵兆。」

當他發現患上末期肺癌的時候,聽到神對他說:「這一切都必須發生在你人生的高峰!因為那是唯一能夠讓你了解的方法。」Dr Teo承認自己一向驕傲也很有天賦,所以認為他的生命不需要依靠任何人。他充滿自信與自負,沒有任何方法能使重回上帝的身邊。

透過疾病,他重新明白生命的意義。他利用僅有的日子,四出向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見証,讓人了解真正的快樂。


這個分享見証能否打動你的心? 今天,我們聽過了這類的分享不知多少遍了,可惜很少人知道感恩,經常忘記神的恩賜。最近,發生了不少天災人禍,如馬航失蹤及被擊落、台灣空難、伊波拉病毒擴散、高雄地下管道爆炸、江蘇工廠爆炸、雲南地震。短短幾個月,已經發生了這麼多震撼人心的事情了。

見到這些事情,可能很多人心情沉重一段時間,但又很快重投過往忙忙碌碌的生活。

聖經在馬太福音24章3-14節提及末世的征兆,「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那時,必有許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惡;且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

為什麼要發生這些事呢?豈不是像Dr Teo所分享這一切都必須發生在你人生的高峰!因為那是唯一能夠讓你了解的方法。」這100多年以來,科學以幾何倍數的速度發展,人類已經來到人類文明的顛峰!今天,大部份人認為能夠靠自已開創未來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深深承認人類的渺小?

盼望我們能夠認清時局,明白生命的意義,成為別人生命的見証和祝福!

參考網站:
(1)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A1NDUwMw==&mid=200181890&idx=2&sn=fe9053b5a2cbf7709a57c592ae599fa6&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2) http://www.richardteo.com


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希伯來語(七):以巴衝突

這週從國際新聞看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的衝突升溫,造成平民多人死傷。

因著基督門徒福音會的讀書計劃,把去年買的一本書《猶太秘史》快快看了一遍。這本書是一位中國學者以歷史角度出發,描述猶太民族三千年的坎坷歷史。相信就算不認識雅偉神的人,也不能否定猶太人獨一無二的傳奇歷史。



以下是《猶太秘史》的簡介:

以近代歷史來說,最傳奇的一段不可不提以色列復國。猶太人寄居外地差不多二千年,於1948年終於奇蹟地復國,實現了神的應許。復國背後,是因為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軍屠殺了600萬猶太人、於1945年戰敗後,因著猶太人無家可歸,加上各國列強的自身利益,允許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

作為認識神的人,應該如何看待這些歷史問題?

今年5月,天主教和基督教就有關成義/稱義教義聯合聲明完成了中文翻譯。此聯合聲明的目的在於解除400年前天主教對基督教的「譴責」。這譴責源於雙方對於「因信成義」、「因信稱義」的分歧,從而互相指責,造成分裂。

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雅各書3:14-18

若我們認真返回聖經,便知道神的教導是要我們追求「從上頭來的智慧」,當人離開了神的真正教導,很容易落入紛爭、分裂局面。讓我們祈求時刻儆醒守望,心裡保持柔和謙卑,不要因為人的驕傲,而落入宗教的景況。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世界盃

一個多月的世界盃終於曲終人散,雖然自己不是球迷,但聽說今年出現了很多出人意表的賽果。

昨日,看到了一則關於賭博的新聞,見證了雅偉神如何榮耀祂自己的名。

新加坡政府製作了一條反賭廣告片段,廣告中有四位小男孩正在討論那一隊伍能夠贏取世界盃。其中一位認為巴西會贏,另一位認為阿根廷會贏,還有一位希望西班牙會贏,最後一位小男孩Andy希望德國贏,因為他爸爸把他所有積蓄押注在德國隊上。

隨著德國隊以7比1大勝巴西,這條片段慢慢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最後,德國隊真的贏取了世界盃。很多人拿了這反賭廣告作為笑柄,於是新加坡政府立即修改廣告。在新的廣告中,Andy的朋友問他,德國隊贏得冠軍後,你爸爸是否把你的積蓄還給你?Andy說:沒有,因為我爸爸還要繼續賭博。



兩個星期前,我們的教會基督門徒福音會裡一位小弟兄Samuel有著截然不同的經歷。

弟兄一位住在國內的表哥問他荷蘭的賠率是多少,小弟兄如實回答他。當時是世界盃的初段,荷蘭還是比較冷門,賠率非常高,於是表哥拜託弟兄幫他在馬會投注,待弟兄之後回國內時把錢還給他。

弟兄的心情非常糾結,他已經返了教會幾年,明白到基督徒不應參與賭博。可是國內的表哥不知道他返教會,那麼他應該如何向表哥交代呢?

小弟兄想了又想,想了不同的藉口推卻表哥的要求,如「不知道馬會在哪裡」。可是,他心底裡明白,這不是合理的理由。

最後,弟兄回到國內。表哥問弟兄有否記得幫他投注。弟兄很有智慧的說:「表哥,我告訴你一條必勝秘訣吧,其實『唔賭就係贏』。」表哥面色一陣紅一陣熱,非常憤怒。弟兄續說,「表哥,我返了教會幾年,不方便幫你下注。」

如何體會神榮耀祂自己的名?荷蘭隊打入四強,最後互射十二碼時候射失了,失去奪冠機會,正正體現弟兄的一句「唔賭就贏」。否則,就如新加坡政府般,成為不信的表哥一個笑柄。

為何雅偉神不讓荷蘭打入決賽?在決賽輸波不是更能榮耀祂的名嗎?相信更重要雅偉是一位慈愛的神。在決賽前天的星期六,是基督門徒福音會的浸禮。這位小弟兄正是在這一天受洗加入基督的身體。相信神就是要在弟兄受洗前給他顯明一個確據,讓弟兄知道神與他同在。

跟隨神不會沒有遇到問題和困難,但雅偉是信實的神,只要是按著祂的教導而活,必定能經歷祂的同在。


2014年6月4日 星期三

希伯來語(六):傳統節期

最後介紹吹角節、贖罪日及住棚節。


吹角節 Feast of Trumpets
Rosh Hashanah (in Hebrew)
Rosh Hashanah

吹角節是在提斯利月 (即七月,西曆 9、10月間)初一日,守節一天 (利未記 23:23-25; 民數記 29:1-6) 。 猶太人自從被擄之後就以吹角節為新年。但宗教曆的正月是尼散月。

這日是聖會,算為安息日,不可作工,百姓要到會幕前聚集。 祭司吹角招聚百姓為贖罪日準備。 現在猶太教稱新年到贖罪日的十天期間為「敬畏的日子」The Days of Awe (Yamim Noraim Yamim Noraim (in Hebrew))。 在這段時間百姓有一個機會自己省察、為罪憂傷痛悔。 角聲提醒人贖罪日已經近了。


贖罪日 Day of Atonement
Yom Kippur (in Hebrew)
Yom Kippur

這是一年中最嚴肅的日子。經過了上述十天的悔改與反省,便到了贖罪日,這是禁食禱告之日,在聖經時期,是大祭司唯一可以進入至聖所的一天。大祭司進入時,帶著祭牲的血,為百姓的罪祈求赦免;今天已毋須以動物作犧牲,也無聖殿,猶太人只能靠悔改來祈求罪得赦免。

但我們知道,當基督獻上自己的血為我們贖罪或遮掩我們的罪時,殿裡的幔子分裂為二,意思就是他已犧牲自己以打開通往至聖所之路,一切的罪被遮蓋,信徒現在可以進到神的面前。


住棚節 Feast of Tabernacles
Sukkot (in Hebrew)
Sukkot 

住棚節 (利未記 23:33-43; 民數記 29:12-40; 申命記 16:13-15) 是三大節日中第三個(其他兩個是逾越節和七七節)。 猶太男丁每年要在這三個大節上示羅守節 (聖殿完成後上耶路撒冷守節)。 這節是惟一特別指定要歡樂的節日。 節期從提斯利月十五日開始,這是第七月(即西曆 9、10月間),剛好是收割季節的結束時(因此有時稱為收藏節 出埃及記 34:22)。 住棚節是贖罪日後第五天,由一個最嚴肅的節日轉為一個最歡樂的節日。 這節期共一周,在這期間參加守節的人,要住在搭棚或帳蓬裏,記念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之後,因不信在曠野漂流四十年的生活方式。

住棚節的主要內容是歡樂,住棚節也叫做「我們歡樂的季節」(Zeman Simhateinu),由於完成了農作物的收成,或者是因為完成了大而可畏的日子的悔過,定意要有一個滿足與安全的感受。

在聖經時代中,住棚節是全年中最重要的節期(參考列王紀上12:32),將節期簡稱為『這節』(Ha Hag),所有的朝聖者要從各地上來耶路撒冷過節。多彩多姿與精美的節期包括,每日大量的獻祭(民29),正如聖經時代的節期一樣;也是所羅門王完成建造聖殿後,選在住棚節獻殿的日子(王上8);也是每隔七年慶祝(Hak ‘Heil)在聖殿眾人面前,公開讀妥拉的日子(申31:10-13);所以住棚節是個『仰望將來』的節期,因為在將來的彌賽亞時期,萬國萬民要從各地上來耶路撒冷過住棚節(亞14:16)。


來源:
2. Judaism 101 "Times" http://www.jewfaq.org/toctimes.htm

希伯來語(五):傳統節期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逾越節、無酵節及初熟節,今天會介紹七七節/五旬節



七七節/五旬節 Feast of Weeks
Shavu'ot (in Hebrew)
Shavuot 

七七節的希伯來原義是「許多個星期」,因為這個節日發生在逾越節安息日後的第五十天,所以也叫(Feast of Weeks)。這節日是由逾越節第二天 (即獻禾捆為搖祭的初熟節那日),數七星期,到第七個星期的次日就是了,所以稱為七七節。 因為是第 50 天 (七星期共 49 日,七星期的次日就是第 50 日),所以又稱為五旬節。

七七節 (出埃及記 34:22; 民數記 28:26-31; 利未記 23:15-21) 是三大節日中第二個(其他兩個是逾越節和住棚節)。 猶太男丁每年要在這三個大節上示羅守節 (聖殿完成後上耶路撒冷守節)。 


七七節是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後才守的。 這個節日是在小麥收割結束時,那時獻上從剛收成的小麥作成的第一批餅 (所以有時稱為收割節)。 這天是聖會,只要守節一天,不可作工,百姓要到會幕前聚集,為收成獻上感恩,也是為了記念神在西乃山上頒佈律法。

祭祀

這天是聖會,算為安息日,所以早祭後獻多兩隻羊羔為燔祭。 另外加獻以下的祭物:

搖祭:兩塊從初熟的麥烤成的有酵餅
燔祭:七隻羊羔、兩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以及同獻的素祭和奠祭
贖罪祭:一隻公山羊
平安祭:兩隻一歲的公綿羊羔
* 民數記 28:27記載兩隻公牛犢、一隻公綿羊, 但利未記 23:18記載一隻公牛犢、兩隻公綿羊。

耶穌復活後的第一個五旬節

使徒行傳第二章記載了在主復活後的第一個五旬節聖靈降臨一事。 依照傳統,這天敬虔的猶太人男丁,從各地回到耶路撒冷聖殿過節。 門徒正在聖殿過節時,被聖靈充滿。 彼得站起來向眾人宣講信息。 當日約有三千人接受了他的話,受洗成為信徒。 那次應該是有史以來有這麼多人在一個聚會中信主。

五旬節是唯一用有酵餅獻祭的節日。 這是非常特別的做法。 因為酵代表著假冒、不潔、罪惡。 從這些餅,我們看到神的子民,包括了神眼中的瞳人猶太人與外邦人,在五旬節教會產生時,在彌賽亞耶穌裡合而為一。


Shavuot音樂

來源: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希伯來語(四):傳統節期

利未記23章提到了7個節期,現在仍為猶太人所遵守。認識以色列的節期,不僅使我們對猶太淵源更加了解,也更認識神歷來的救贖計劃。利未記二十三章按季節次序列出了這7個節期,就是逾越節、無酵節、初熟節、五旬節、吹角節、贖罪日及住棚節。



逾越節Passover 
Pesach (in Hebrew)
Pesach

逾越節 (出埃及記 12; 利未記 23:5) 開始於尼散月十四日(宗教曆的正月,即西曆3月至4月期間),連接七天,每天要獻許多祭,頭一日和第七日休息,給百姓守嚴肅會。 逾越節是三大節日中第一個(其他兩個是七七節和住棚節)。 猶太男丁每年要在這三個大節上示羅守節 (聖殿完成後上耶路撒冷守節)。 逾越節原本分為逾越節和除酵節 (利未記 23:6-8),但後來猶太人將兩個節期合為一個。 這兩個節期是關連的。 逾越節是記念在離開埃及的前一夜,天使擊殺埃及地所有的長子,卻越過以色列人的房屋,拯救了以色列各家。 除酵節是記念在埃及匆忙離開的苦境,當時甚至沒時間讓麵酵發起來。

預備逾越節

逾越節需要很多預備工夫。正月初十要挑選一隻無瑕疵的羊羔,留在家中到十四日,這就是逾越節的羊羔。 逾越節前夕,家中所有的酵和有酵之物都要取出來燒掉 (出埃及記 12:19)。 這代表離開寄居埃及時的罪惡生活。

逾越節筵席

正月十四日逾越節那天,在黃昏的時候,要宰殺逾越節的羊羔,用火烤了、與無酵餅和苦菜同吃。 羊羔的骨頭一根都不可折斷。 無酵餅造法簡單,只用麵粉和水而成,且很快烤好。 逾越節筵席含義豐富:羊羔的血代表罪得潔淨、苦菜代表在埃及為奴的苦況、無酵餅代表純潔。

耶穌 - 最後的逾越節羊羔

耶穌是最後的逾越節羊羔 (哥林多前書 5:7-8)。 正月初十將羊羔帶入家中那天,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 逾越節前夕祂被帶到巡撫彼拉多前受審,卻查不出罪來,成就了無瑕疵羊羔的要求。 在正月十四日逾越節那天,耶穌被釘十架 (約翰福音 19:14)。 約下午三時耶穌說:「父啊,我將我靈魂交在你手裡。」就斷了氣,這時正是宰殺逾越節羊羔的時間。 逾越節的羊羔一根骨頭都不可折斷,但當時釘十架通常是用打斷犯人雙腿來結束生命的。 當釘在十架上時,人要拼命一蹬,把腿伸直,才可吸一口氣。 雙腿斷了便不能蹬起呼吸,很快就死去。 但兵丁見耶穌已經死了,便沒有打斷祂的小腿骨,這就應驗了有關彌賽亞的預言 (詩篇 34:20), 也成就了逾越節羊羔骨頭不可折斷的要求。

除酵節 Festival of Unleavened Bread
חג המוציא 
Chag Hamotzi

正月十五日,開始慶祝除酵節 (利未記 23:6-8)。 一連七天到廿一日,百姓要吃無酵餅。

第一天和第七天有嚴肅會,不可作工 (利未記 23:7, 民數記 28:18,25)。

初熟節 Day of First Fruits
י֥וֹם הביכורים
Yom HaBikkurim

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後,除酵節的第二天定為初熟節。 祭司將初熟的莊稼一捆搖一搖 (利未記 23:10-12),跟七七節一樣。 但初熟節是慶祝大麥收成,七七節是慶祝小麥收成。

耶穌 - 初熟的果子

初熟節是「在安息日的次日」,即尼散月十六日 (利未記 23:11) ,也是主耶穌復活的那天。 所以復活的主耶穌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哥林多前書 15:20)。

祭祀

除了每日早晚所常獻的燔祭以外, 除酵節期間每日獻羊羔七隻、公牛犢兩隻、公綿羊一隻為燔祭,一隻公山羊為贖罪祭,以及同獻的素祭和奠祭 (利未記 23:8, 民數記 28:16-31):

燔祭 贖罪祭
公牛犢 公綿羊 公羊羔 公山羊
1 2 1 7 1
2 2 1 7 1
3 2 1 7 1
4 2 1 7 1
5 2 1 7 1
6 2 1 7 1
7 2 1 7 1
14 7 49 7
所有的燔祭都要與素祭和奠祭同獻。

補過逾越節

以珥月十四日(宗教曆的二月,即西曆4月至5月期間)是補過逾越節。 是特別為那些在上月因不潔或遠行不能參加逾越節的人而設的。

補過逾越節的起因記載於民數記 9:1-14。 當時有些人因接觸了死屍而不潔,不能守逾越節。 他們來到摩西和亞倫面前,提出他們因為不潔而不能在所定的日期守節,要求給他們另一次機會。 神因此讓他們在一個月後補過逾越節。

補過逾越節讓我們思想到神的恩典憐憫。 當我們犯罪(不潔)或離開神(遠行)時,祂必賜我們多一次機會,讓我們可以回到神面前,認罪悔改。

來源:
2. Jewish 101. "Pesach: Passover." http://www.jewfaq.org/holidaya.htm 
3. The Wild Olive. "Pessach - Passover. The Last Supper - The Seder." http://fp.thebeers.f9.co.uk/pessach.htm 
4. Deem, Richard. "How the Passover Reveals Jesus Christ." http://www.geocities.com/CapeCanaveral/Lab/6562/apologetics/passover.html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希伯來語(三):簡單用語

שלום
Shalom

相信很多人也聽過或知道「Shalom」這個希伯來語是「平安」的意思。猶太人一見面就會以「Shalom」彼此問候。

如果我們查考原文,這個字的意思含有豐富的深意。除了和平沒有戰爭,還指身體上的安康、健全,在數字上代表完全,與人和神的關係上和睦、友好,心情上的平靜和滿足。的確是很美好的祝福,難怪猶太人會以「Shalom」問候。

下面還有一些希伯來語的日常用語:

בוקר טוב
Boker tov
Good morning

לילה טוב
Laila tov
Good night

זה בסדר
Ze beseder
OK

תודה
Toda
Thank you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希伯來語(二):名字


猶太人十分重視名字,我們有時候可以從名字窺探他們的一生。當猶太人的生命出現了轉變及改變時,他們可能會改名字,或神會賜他們一個新名字。例如信心之父阿伯拉罕(意即一大群人的父親 或 一大群人的首領」)的本名是阿伯蘭,意思為「被高舉之父」,神後來給他改了一個新名字(創17:5)。另一個例子是路得的婆婆,她本名是拿俄米(即我的喜悅」),但因經歷了喪夫及喪子之痛,於是把自己的名字改為瑪拉,是的意思。

同樣,神也有祂的名字。神名字的希伯來語是יהוה,以英文來寫即YHWH。本來神已經給了我們這個名字的讀音,但後來因為猶太人「不可妄稱神的名」這個傳統而以主Adonai來代替了YHWH,後來慢慢地失去了神名字的讀音。到了中世紀末,有學者提議把Adonai的原音塞進去YHWH,變成了Jehovah(即耶和華),於是我們現在手上的中文聖經多把神的名字譯為耶和華。可惜,這並不是正確的讀音。現代學者大多認為Yahweh(雅偉,有些譯作「雅威」、「雅赫維」)是較為準確的讀法。

名字代表了一個人的生命,神對人的期望。所以很多時候教會的弟兄姊妹會為自己改一個新英文名,以代表生命新一頁的開展。下面在網上搜索了一些聖經女子英文名,讓大家參考。


1. 亞比該(Abigail)


意思是「她是喜樂」(撒母耳記上25章)

亞比該表現了她的開朗,在任何場合都帶給人歡愉。這個女人是聰明俊美的人,她秀外慧中,才貌兼備,還很敬虔,她認識神。雖然生活在一個不快樂的家庭裡,但她仍舊潔身自守。有人稱讚她說:「她調和兩種品德,那對任何人都是極具價值的品德,尤其對男人更加重要,賢慧妻子的機智,與良善婦女的敬虔。」

2. 以斯帖(Esther)

意思是「一顆星」、「好運氣」。現代則稱之為「希望之星」、「歡樂之星」、「卓越之星」(以斯帖記)

對以斯帖的同胞而言,她就代表了這 一切,因為她從滅族邊緣中把同胞拯救回來。她本來隱藏在監護人家裡,同時也隱瞞籍貫宗族,後來卻成為赫赫有名的波斯王后。她被稱為一個有明智判斷的女人,並且有著偉大的自制力,肯為同胞甘冒一死,在君王威儀無比的金杖前屈身,結果不但救了同胞也救了自己。

3. 底波拉(Deborah)

含義是「蜜蜂」(士師記4-5章)

這是一位大無畏的愛國女英雄,在舊約所有的婦女當中是突出的。她是一位女士師,常給百姓審理案件。她又是一位女戰士,鼓勵士師巴拉推翻壓迫者的轄制,拯救國家,甚至伴著巴拉率領軍隊出戰,最終獲得全勝,她善戰的英名因此永垂不朽。她把以色列人從殘酷的敵人手中拯救出來,她的績如此輝煌,是因為她的心與神緊密連結。

4. 哈拿(Hannah)

有美麗動人的含意,如「優雅」或「恩惠」,稍加改變即成為順口的Ann,Anne或Anna(撒母耳記上1章)

哈拿沒有生育,內心感到非常愁苦,但卻不停止禱告。她在聖殿向神禱告,如果祂賜她一個兒子,她會把他歸給神,全然由祂使用!神答允她的所求,這個盼望已久的孩子終於來臨,她給他起名叫撒母耳,這就是以色列歷史上顯赫有名的領袖。哈拿的禱告蒙了應允,就還了願。這個女人是理想母性的化身,她不住的 禱告,蒙了神豐盛的祝福。

5. 夏娃 (Eve)

「生命」或「賜生命」的意思(創世記3-4章)

她是首位活在世上的女人,是世上最美麗的女人,也是首位被稱為妻子的女人和首位母親。神造了人類的始祖亞當之後,又給他造了一個女人,讓這個女 人成為亞當的配偶和夥伴,正如中國的「好」字,男人獨居不好,有了女人才合成「好」字。現在人稱配偶為「另一半」是對的。這是人類的第一個家庭,人類的生 命從夏娃身上繁衍出來。後來夏娃因被蛇誘惑,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又給丈夫亞當吃了,便陷在罪中,並將罪性遺留給後代。

6. 以利沙伯(Elisabeth)

意思是「神是我的誓約」或「神的敬拜者」(路加福音1章)

她是一個特別蒙恩的女子,在年紀老邁時生了一個兒子,就是施浸約翰,他是耶穌傳道的先鋒。她也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的表姊,為人充滿恩慈與喜樂, 對神也滿有盼望。後來,多少女王、王后與婦女都喜愛以利沙伯這個名字。在美國,約有二百萬的女性採用這個光榮的名字。如果所有叫這個名字的都「在神面前都是義人」,沒有可指摘的,那麼她們在自己的國家和社會裡,將是何等大的屬靈力量。

7. 多加 (Dorcas)

意思是「小牡花鹿」或「大眼羚羊」,是俊美的標誌(使徒行傳9章)

她是一位女慈善家,常用雙手為教會與社區裡的寡婦和窮苦之人縫製外衣和內衣。聖經說她「廣行善事,多施賙濟」,這使她聲名遠播。後來她去世了, 所有受過她恩惠的人都穿著她所縫製的衣服,為她料理後事,為她哭泣。使徒彼得非常感動,就把多加復活過來,與她同在的聖徒和寡婦們多麼的歡欣快樂。而從死 裡復活的多加,必定更加致力拿起針線,説明一切有需要的人。

8. 友尼基(Eunice)

含意是「美好的勝利」,這是一個表達快樂或美滿得勝的名字(提摩太后書1章)

友尼基實在名副其實,因為她用聖經勸誡、教導、養育她的兒子提摩太。她的母親是羅以(Lois,意思是「適合」或「合意的」),她們母女二人令人欽佩之處,在於她們對提摩太信仰上的影響,使他從小就明白聖經。這兩位屬神的婦女教導提摩太走當行的道。我們從她們身上所要學習的,在家庭裡該積極培養信仰。

9. 呂底亞(Lydia)

意思是「彎曲」(使徒行傳16章)

她是馬其頓的推雅推喇人,經營紫色布生意。在這繁華的都市中,她是事業成功的。有才幹、熱心、專注而敏銳,這使她致富。她又是一個虔誠 的婦女,每天都要到河邊禱告,有機會在那裡認識保羅,而且光榮的成為保羅在歐洲傳福音時,首位被帶領信主的人。她接著就爭取她的僕人們信主,並且她開放家 庭舉行敬拜,很可能第一間教會就是在她家成立的。

10. 馬大(Martha)

名字的意思是女性的「主」(路加福音10章等)

她是馬利亞和拉撒路的姐姐,與他們一同住在伯大尼。因她較年長,因此一切家計全由她承擔。就是在這個溫暖與招待殷勤的家,耶穌找到了安舒,祂愛住在他們的家。由於馬大盡力招待耶穌,忙不過來,以致向耶穌抱怨妹妹不予幫忙,因而受耶穌一次的責備。耶穌提醒她,她已經容許實在的事情紛擾心靈的活動 了。然而,馬大仍然是耶穌所愛的。

11. 馬利亞(耶穌的母親)(Mary)

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名字,而且有「背叛者」、「苦」的意思(馬太福音1章等)

這位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在歷史中是最突出最受尊榮的女子,以致數以萬計的人把自己的女兒起名叫馬利亞。在西方國家中,這個名字一向為人所喜愛。

神在眾多猶太童貞女當中,只揀選馬利亞這樣一個寒微的村女,成為蒙大恩的女子──神兒子耶穌基督的母親。而且她「尊主為大」,以神而歡樂,向神發出頌讚,那一首《尊主頌》更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之一。

12. 馬利亞(抹大拉的)(Mary)

含有「背叛者」、「苦」的意思(馬太福音27章等)

這位馬利亞以̀「抹大拉」而與其它同名者有別,這是她的出生地。她很富有,但有精神病,耶穌醫好了她。從此她就跟隨耶穌,服事祂,又用自己的財物 供給祂。她對耶穌非常忠心,在耶穌被捕受審期間,她一直在那一群跟隨者當中;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她靠近十字架下陪伴著;當耶穌被埋在墳墓裡,她就獨自 來探視墓穴;當耶穌從死裡復活,第一個認出祂的也是她;耶穌於是任命她為第一位傳送祂復活資訊的使者。

13. 馬利亞(伯大尼的)(Mary)

這名字含有「背叛者」、「苦」的意思(約翰福音11章)

這位馬利亞是馬大的妹妹。這對姊妹都愛耶穌,耶穌也愛她們。她們還有一個弟弟,名叫拉撒路,她們一家人住在伯大尼。馬利亞最喜歡安靜地坐在基督 的腳前,聽祂講道,基督稱讚她,說她選擇了「那上好的」。當耶穌使她的弟弟從墳墓裡起死回生,她心存感恩地用一瓶極貴的真哪躂香膏膏祂的腳,再用她的頭髮擦乾香膏,耶穌稱讚她所做的是件美事,又說她是為祂的安葬之日存留的。

14. 米利暗(Miriam)

意思是含有「背叛者」、「苦」(出埃及記15章)


這個名字十分適合米利暗本人,由於她的嫉妒,她的命運極為苦澀。她是以色列人偉大領袖的姐姐。她小時候,在埃及尼羅河畔,以她的機智聰明救了她的嬰兒弟弟摩西的性命。當摩西日後成為以色列的英雄,她都一直在他的左右支持他。當摩西率領兩百萬以色列民眾渡過紅海,她就帶領以色列的婦女唱詩、跳舞讃美神。雖然米利暗後來因嫉妒摩西,而犯上了嚴重的錯誤,但她仍是聖經中第一位被稱為「女先知」的人。

15. 拿俄米(Naomi)

含有「我的喜樂」,「我的福氣」的意思,這是一個暗示女性嫵媚、嫻淑、漂亮的名字(路得記)

拿俄米的前半生是很苦的,當她的丈夫和兩個兒子相繼離世後,只剩下媳婦路得陪伴她。她為路得獻計,促成她與財主波阿斯的婚姻。拿俄米不自私的對待路得,而且與路得的情誼深厚,彼此間沒有年齡的隔膜。後來路得生了第一個兒子,在抱去給祖母拿俄米看時,拿俄米內心真是歡喜快樂,本來失去兒媳,現在卻一併獲得兒媳與孫兒。

16. 非比(Phoebe)

有如月亮般皎潔的意思(羅馬書16章)

她是個虔誠的基督徒,由於忠心地服事教會,而成為教會的女執事。她很愛護教會的弟兄姊妹,常常仁慈地對待他們和幫助他們,深得人們的尊重,保羅也大大的讚揚她。

17. 百基拉(Priscilla)

意思是「老舊、老式的簡樸」。(使徒行傳18章)

百基拉的丈夫是亞居拉,二人非常恩愛。她是丈夫工作上(織帳棚)的好幫手,在聖經真理上也一起追求,在教會中又同心勞苦與服事。後來他們成為保羅傳道事工上的好同工、生活工作上的好夥伴,更是他的好朋友,給予他照顧和關懷,保羅對他們有高度的推崇。

18. 拉結(Rachel)

雅各的愛妻,名字的意思是「母羊」,多少是鍾愛的昵稱(創世記29章)

拉結天生麗質,雅各對她一見傾心,認定她是心目中的妻子。為了她而服事她父親七年,怎料他為岳父所騙,在結婚的那一夜,新娘子竟是拉結的姐姐利亞。但雅各情願為拉結再服事岳父七年。他們成婚後,拉結不能生育,而抑鬱寡歡。後來拉結終於誕下約瑟和便雅憫兩個兒子,可惜當她生便雅憫的時候,因難 產而死。雅各把她葬在伯利恒的路旁,並在她的墓前立了一座碑紀念她。在以後的年代中,拉結的墳墓成了出名的地理標誌。

19. 喇合(Rahab)

含意是「寬敞」(約書亞記2章)

她是耶利哥城的一個妓女。在以色列人攻取耶利哥時,約書亞所派遣的兩個探子躲藏在她的屋子裡,她沒有把他們檢舉出來,反而敬畏他們的神,救了他 們二人的性命,她無懼國人知情後對她加諸殺害。她的勇敢使她的名字留在耶穌家譜裡,又為希伯來書(第十一章)作者列為信心偉人之一。不要放棄生命中的每一個處境——神會救你。

20. 利百加(Rebecca)

意思是「繩套」,這字應用到女性身上,則表示她身材美好、面貌秀麗、男人都會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創世記24章)

利百加的繩套牢牢地綁在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的頸項上。以撒與利百加的故事,像一首充滿愛情與柔美的詩歌,自古以來就為人所傳頌不已,至今依 舊傳為美談。當以撒娶了她之後,與她快快樂樂的一起生活了二十年,利百加才給他生了兩個孿生兒子,取名以掃與雅各。神給亞伯拉罕「多國之父」的應許 乃由這雙孫子開始實現。

21. 路得(Ruth)

這個名字在女孩子當中是最流行的一個,它的意思是「值得看的」或「友誼」。相關的含義是嬰兒的美麗、可愛,和溫柔,這與路得的性格相合(路得記)

路得為人忠誠,在她還年青時,丈夫便離世了,她和她的嫂子決定留在婆婆拿俄米的身邊(這三個女人都是寡婦),不回娘家去。惟經婆婆勸導下,路得 的嫂子終於離開,只有路得堅持留下來陪伴婆婆,神也因此而賜福她。她離開自己的國家,跟隨拿俄米往猶大的伯利恒去。她殷勤地在田間拾麥穗,供養婆婆。後來遇上了敬虔又富有的波阿斯,並且嫁給了他,生了俄備得,他就是大衛王的祖先。忠誠會帶來賞報——神會多方賜福的。

22. 撒拉(Sarah)

有公主的意思(創世記17章)

她是信心之父和多國之父——亞伯拉罕的妻子,因此,她是「信心之母」,也成了許多民族之母。她長得非常的美麗,即使年紀高達九十歲,她依舊漂亮如昔,以至亞伯拉罕擔心那些作王的,會為她的美色所迷,而認妻作妹,以保性命,幸好神保守了他們。在撒拉九十歲的時候,神應許他們將要生一個兒子,撒拉卻暗中偷笑,不相信神。但神的應許是真實的,一年之後,以撒果然出生了。神所應許必不落空。

23. 亞拿(Anna)

意思是「神的面或神的容貌」(路加福音2章)

她早年喪夫,是個寡婦。她也是個女先知,平素在聖殿裡,禁食禱告事奉神,並且長年期盼救主的降臨。當她得見小嬰孩耶穌的時候,她已經是年紀老邁、老眼昏花的了。她開始向主獻上感謝,又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她對神的敬畏和信心得到了報償。

24. 約基別(Jochebed)

含意是「耶和華是榮耀」(出埃及記6章)

她生了三個孩子,他們各自成為有名的人。摩西後來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領袖與立法者。亞倫後來成為以色列的第一位大祭司,也是亞倫祭司家族的 始祖。米利暗後來成為有天才的女詩人與女先知。她在埃及的壓迫下,能挽回她男嬰的性命,所做的計劃,顯出她無比的勇氣和極大的信心,以致對以色列整個民族 產生了極深遠的影響,所以她在希伯來書中被列在信心的女英雄當中。

25. 撒羅米(Salome)

是平安的意思(馬可福音15章)


她是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和約翰的母親,他們一家都是跟隨耶穌的人,而且雅各和約翰也是耶穌的門徒。她要為兩個兒子爭取高位,要求耶穌在祂 得國登上寶座之時,讓她兩個兒子一個坐在左邊,一個坐在右邊。她這樣做是代表了財富的驕傲,和追求世俗的權力。耶穌責備撒羅米不當的野心,並給予糾正,要她明白惟有經過犧牲的服事才能得著那至高的主權。


來源:
1. 福音電台: 獨一真神 http://www.fuyindiantai.org/sermon/totg01shendemingzi
2. 基督日報文章: 聖經中25個具有魅力的女性 (1-14)及聖經中25個具有魅力的女性 (15-25)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希伯來語(一):奇跡復活


希伯來語是舊約聖經的寫作語言。今年教會的目標是鼓勵弟兄姊妹在神的話語上進步,因此也希望透過學習希伯來語,以明白聖經更多。

希伯來語是猶太人的民族語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它有22個輔音字母,其文字從右往左書寫。希伯來語是以色列國的正式語言,使用人數750萬人(包括在西岸等地的使用者),195,375美國使用者。

西元70年,羅馬人毀掉了猶太人的都城耶路撒冷。猶太人被逐出家園流落世界各地。他們使用寄居國的語言,致使希伯來語作為口語逐漸消失(但作為書面語繼續存在)。

19世紀後半葉,有一個猶太人決心復活希伯來語。他是立陶宛猶太青年埃裡澤•本•耶胡達(אֱלִיעֶזֶר בֶּן־יְהוּדָה Eliezer Ben-Yehuda)。

耶胡達決心在與其他猶太人交往時只說希伯來語。他的第一個孩子成了近2000 年來第一個把希伯來語當做母語來說的孩子。

後來,耶胡達找到了一些願意實踐他語言思想的志同道合之士。他不僅要求他們積極使用希伯來語,還堅持要這批拓荒者的子女把它當做母語來學。不錯,當時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學校都講授希伯來語,但是僅作為一種瞭解宗教和經書的古語來講授。所以,耶胡達的要求對於祖居聖地的猶太人和定居多年的拓荒者來說,影響甚微。不過,年輕的移民們急於開創一種嶄新的生活,許多人樂於讓孩子去學這種未曾實踐過的語言。

1923年9月29日,英國託管當局承認了希伯來語的地位:“阿拉伯語、英語和希伯來語為該地區的官方語言。”

雖然希伯來語在1948年5月以色列國建立前後還經受了多次挑戰,移民數往往超過了原有居民數,然而希伯來語作為存活語言的地位從未動搖。


隨著猶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希伯來語滅亡了兩千多年,但以色列建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象學外語一樣學習希伯來語並使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希伯來語奇跡地復活了,這在世界語言歷史上是屬於絕無僅有的奇跡。今天的希伯來語,和兩千多年前的希伯來語是相通的。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到古以色列大衛王的年代。現代的以色列人基本可以聽得懂兩千多年前人們的對話。現代的言語能夠做到與兩千多年前的語言相通,這在世界上也是屬於絕無僅有的奇跡。

來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4717.htm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寬暢跳動




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裡,參加了基督門徒福音會復活節營「寬暢跳動」。當中看見不少雅偉父神的看顧和保守,以及天父給自己的提醒和學習。

「寬暢跳動」這主題出自以賽亞書60章5節。「寬暢」是廣大的意思,在廣東話裡也和「歡暢」同音。「跳動」的原文是d;x'pW\,意思是恐懼、敬畏。如何在敬畏神裡得到「寬暢」及「歡暢」,的確不是一門簡單的功課。

營會能夠順利進行並不是必然,天氣、場地、器材等等的配合,過程中見証了撒旦的攻擊。然而,因著教會整體的禱告呼求,父神的恩典充滿了整個營會。

在籌備營會的過程當中,天父經常提醒自己不要把這份服事當作一個個task,而是要如何配合教會整體。與弟兄姊妹合作也不是為他們決定什麼,而是與他們一起商討。有好幾次討論時第一時間發表自己的意見,顯得希望別人採用自己的提議。但神的靈提醒自己,問問別人的想法吧,應該是一起參與、商量。更重要的是,天父也和我們一同工作。有很多細節的地方自己也不知道、不清楚,但父神透過不同的弟兄姊妹提醒自己。

當我們以敬畏神的心去做每一件事的時候,不再以人的方法而行,就會發現面前的路可以很闊很廣,生命的盼望和奇蹟是我們能夠「寬暢跳動」!


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It's not fair!

這豈不是這個世代人每一天的吶喊?





教會這段時間正在教導聖經裡第一卷書:創世記。


昨日的查經小組查考創世記4章1至12節,該隱殺亞伯的事跡。導師帶出一個很好的問題:大家會否覺得亞伯死得很冤枉?

該隱因嫉妒雅偉神悅納了亞伯的祭物而不揀選他的祭物,就大大發怒,把他的兄弟殺了。

雅偉不單沒有大大的懲罰該隱,反而事事保護他,給他設了一個記號,「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

用人的眼光看,這不是不公平是什麼?

神明明有能力阻止這件事情發生,為什麼不阻止並容許事情發生呢?

這就是屬靈和屬地的分別。在神的國度裡,時間和空間是不受限的,人生命的長短在神的國度不是最重要,反而人的一生有什麼意義,可以成就什麼才是最重要。當然,神也是深愛每一個人,不會讓人白白失去生命。有些患了頑疾的病人,生命雖然短暫,但很精彩。

當我們說It's not fair的時候,可能只看到白紙上一點墨水的那一點黑,而看不見整張白紙的那一片白。我們只是按自己的心意行事,反而看不到神的全盤計劃。

就讓我們透過對聖經認真和深入查考,更加明暸雅偉神在人身上的計劃!